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一章:爱与家 (第4/4页)
称号,并获得实打实的现金奖励。这项政策一度在民间引起生育潮,在这十年间出生的婴儿数量达到高峰,被称为新世代。 在共和国的一系列努力之下,男女性别比例来到了九比一,专家认为,为了维护女性在社会中的优渥地位,性别比例不能低于五比一。 称谓: 嫣奴、夫君、郎官 由于男女之间的数量比例、权力地位都过于悬殊,大量男性的婚配成为问题,共和国随后颁布了新婚姻法,为发扬民族传统,正式取消一夫一妻制。 并且新婚姻法对家庭关系以及称谓做出明确规定。 一个标准的共和国家庭单位,以妻子为家庭核心,任何成员都可以尊称她为“主母”,她的所有配偶则可以尊称她为“妻主”。 妻主可以有很多配偶,但其中只有地位最高的一个受到法律保护,这就是“夫君”,也是家庭名义上的男主人。夫君的女性子嗣优先享有继承权,夫君会陪伴妻主参与社交礼仪场所,夫君对其他家庭成员负有管理和教育的义务,夫君在死后拥有和妻主同葬的资格,其名字可以载入族谱,得到宗族的认同。即使是妻主也不能随意解除夫君的地位,但可以通过法律诉讼,提交夫君在婚姻关系中不愿履行义务的证据,来争取解聘。夫君在法律中依然是“自由人”待遇,享有一切基础的公民权,因此对夫君的犯罪仍然可能受到法律的起诉。 其他的配偶,不受到法律保护,在法律层面上,他们只是妻主的所有物。婚姻法对他们统称为“倿室”,民间俗称郎官、相公。他们的子嗣没有优先继承权,且其中的男性子嗣依然是妻主的所有物,女性子嗣享有自由公民权。 因此,妻主对侧室的任何人身侵犯都是不违法的,即使是最恶劣的情况,发生了命案,在确定死者身份之后,帝国也不会追究妻主的责任,只会象征性地征收一笔人口税。 嫣奴是所有侧室中最特殊的存在,兴起的时间不长,最初是为了满足部分女性的特殊爱好而诞生的小众称谓。后来逐渐演变成一种常见的侧室形式。 嫣奴特指那些自愿放弃性行为能力,接受阉割或永久封禁性器官功能的男性。他们存在的主要作用类似于宠物,通过完全去人格化的方式满足主人的情绪价值。 嫣奴在家庭中地位极低,一般会被戴上口球,封印说话的权力,并被打扮成猫、狗之类的传统宠物形象,学习四肢行走,模仿宠物的行为动作。上流社会中豢养嫣奴蔚然成风,甚至有以此为基础的选美、技巧性比赛。还有专门的网站和机构经营嫣奴的培养、贩卖甚至定制。 由于嫣奴的买卖被视作一种宠物交易,没有人口买卖的嫌疑,游走于法律的灰色地带。因此特地将失宠的侧室贬为嫣奴,经过嫣奴改造后出售,交易能够有效避免法律的审查。这种活动在共和国发达的城市内逐渐流行开来。 随着嫣奴现象的逐渐流行,议院也考虑过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约束和管理。但目前政坛就这个问题分为两派,吵的热火朝天。 一派认为嫣奴合法化会助长人口贩卖,不利于国家发展。 一派认为嫣奴合法化能够规范市场,成为新的经济支柱。 不管怎样短期内嫣奴依然是游走在法律边缘,事实上几乎完全不受限制的特殊存在。闺蜜之间交换嫣奴被视为友谊的最高象征,甚至新家庭成立之后,父母双方都会赠送嫣奴以表达对子女新生活的祝福。嫣奴正在一点点融入社会的各个角落,成为人们新时代生活方式必不可少的亮色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