望春谣_第二章 十八娇娘三岁郎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二章 十八娇娘三岁郎 (第1/2页)

    望春谣(2)

    “十八娇娘三岁郎,半夜想起痛心肠。等郎长大妹已老,等到花开叶又黄。”

    小菊端坐在东厢房高高的门檐廊下,无意识喃喃念着长工们教他的童谣。指尖却没停,绣完小衣衣襟上那只跃然欲活的小老虎最后一针,指尖一绕便利落打了个结。谁能想到,这个绣工精巧的孩子学刺绣还不满一年——他自己也不过是个未满八岁的豆丁娃娃。

    因着“等郎妹”的身份,周围人总爱对着小菊说些话——善意里裹着几分说不上来的意味。毕竟在众人嘴里,他的“夫君”春燕少爷,还只是襁褓里的奶娃娃。

    王夫人生产后身子骨一直弱,于是抱孩子、喂三餐、带出门蹓弯儿这些琐碎的育儿事,便落在了同样是孩子的小菊肩上。

    王老爷夫妇勤俭半生攒下偌大基业,可成婚多年一直子嗣单薄,亲戚们盯着这份家业眼都绿了。好不容易熬到中年后期,夫人才有了身孕。王老爷求神拜佛只盼着得个男娃继承香火,竟照着“大师”的说法,给未出世的儿子寻了位“等郎妹”做冲喜的预备媳妇。

    偏生天不遂人愿,夫人平安生产,抱出来的却是个女娃娃。王老爷咬咬牙,给孩子取了“春燕”这么个偏柔却勉强能算男名的字号,又塞足了封口银给稳婆——春燕便以“大少爷”的身份留了下来。

    至于小菊,先对外说是春燕的“媳妇”,等日后二少爷王耀落地,再让他同小耀圆房。

    “小菊少爷,今儿又背着春燕少爷出门买菜啊?”路过的长工笑着搭话,一边过来搭把手帮着拎菜筐。

    “昨日给春燕熬了鱼羹,今日买些瘦rou剁泥做汤,鲜得很,孩子吃着好。”小菊话不多,可一提起春燕,声音里便多了几分软。

    长工望着背筐里睡得安稳的奶娃娃,羡慕道:“小菊少爷对春燕少爷是真上心,这十里八乡也没见这么壮实的娃。”

    话没说完,巷口传来顽童的起哄声:“等郎妹!是王家的小小等郎妹啊!十八娇娘三岁郎——”

    小菊本就性子淡,拐着菜筐斜乜为首的男娃一眼,便低了头进了rou摊。

    “咕嘟——”有孩子盯着案上的五花rou咽了咽口水。虽是镇上的娃,哪里天天能沾着油水?看着这个“等郎妹”天天给奶娃娃买鱼买rou,孩子们更不服气了——恨那娃娃投生好人家吃穿不愁,恨他有个比娘还会疼人的“媳妇”,越想越牙痒痒。

    “哎?这是哪家的小小姐?袄子倒素净——哟,这孕痣鲜得很,原来是个小哥儿!”斜里窜出个登徒子,嬉笑着凑过来,“小哥儿,许了人家没?跟爷走,保管你吃香喝辣,犯不着守着个拖油瓶弟弟!”

    小菊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