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分卷阅读249 (第1/2页)
出的那种无所畏惧的光彩,是成年人再也无法比拟的鲜活。 可许凤佳的笑就又不一样。 这少年身上的每一抹神韵,都特别浓墨重彩。 就连笑,都是直接笑进了人心底,笑得人心痒痒,笑得让少女“柳眼梅腮,已觉春心动”。 封锦的美,美得单纯,权仲白的潇洒,潇洒得不羁。 都是一种让人赞叹欣赏的美好。 但许凤佳就不一样,他的一举一动,都太勾魂、太撩人,好像一只小虫子,已经钻进心底,痒痒撩拨。 七娘子颤了颤才清醒过来。 只觉得双颊暖热。 不禁暗暗害羞,更有些自愧,忙背过身捂住脸轻拍了两下,才若无其事地转回身来。 就连六娘子都面露赞叹,显然是没有想到当年的小霸王,居然长成了这样有韵味的少年郎。 更不要说李家、诸家的女儿们了。 只有五娘子依然是一脸的忧心忡忡。 没了热闹可看,女儿们也就各自归座,说起了绣花、弹琴的闺中琐事。 只是这琐事里就透了些虚伪。 没有谁不是频频向外张望的。 异性相吸,本来就是颠扑不破的真理,这些花季少女虽然家教良好,又怎么可能完全泯灭人性? 七娘子喝了一钟茶,这才慢慢地回过味来:许凤佳揉蹭的地方,就是九哥当年的伤处。 112私语 水师一行人也没有在苏州城呆多久,就去了胥口镇。 胥口镇与光福相邻,直面太湖,背靠苏州,在这里练兵,当然是很合适的。 兵丁们也已经在湖边驻扎下来,伐木造屋,连日来苏州的工匠都纷纷往胥口去揽活。 虽然大太太一心要留许凤佳在苏州多住几天,但究竟公务在先,许凤佳和萧总兵、廖太监都没有多留的意思,吃过大老爷私下设的洗尘宴,就赶着到胥口监督兵士造屋建营,也安顿自己的仪仗。 大太太私底下就冲大老爷夸许凤佳。 “怎么样?凤佳这孩子到底是不曾丢了许家的人吧?”话里满是喜爱,“竟也真出落成这么一个稳重大方的少年郎了。” 大老爷也松了口。 “也要等许家再提起亲事,我们才好回话。” 像杨家和许家这样门户相当的人家,又是许家先提过结亲的意思,就不好由女方开口,免得跌了五娘子的身价。 这道理大太太心里也是明白的。 就暂且按捺下了心事,只是安闲度日,等着许家的来信。 闲了就不免为许凤佳cao心起差使。 进了十一月,天气渐冷,先期造好了营房,还要等工匠集结完毕,在太湖里造码头,造船…… 内务府已经下令在沿海一带搜寻手艺上佳的船匠,只是这人才,也不是那么好得的。 大老爷难免和大太太议论,“鲁王人就在山东,他搞盐场、渔场收编渔民,现放着上百个造船的好手,只是捏着不肯拿出来,也不晓得是真心不愿意在这件事上为许家增光添彩,还是正和皇上讲价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