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分卷阅读350 (第2/2页)
远只有利益。 时至今日,她还记得魏翰林那晚说的话,父亲叮嘱她,要她发誓…… 傅云英放下茶杯,转身往外走。 “云英。” 身后忽然传来一声轻柔的呼唤,崔南轩薄唇微启,慢慢吐出两个字。 傅云英只当没听见,脚步没有迟疑,掀帘出去了。 看着她从容离去的背影,崔南轩恍惚了片刻。 一个男子,怎么会是她呢! 吴同鹤什么都查不到。 也许,他应该换一个思路。 崔南轩闭一闭眼睛,将杯中凉茶一饮而尽。 半个时辰后,姚文达和崔南轩返回东门。 姚文达道:“新君不会改主意的。” 崔南轩更干脆,直接领了自己的随从,带上拥护他的人,往正门方向走去。 王阁老头疼不已,崔南轩不是最不爱出头的吗?怎么一转眼,就投靠新君了? 连崔南轩都带头走了,其他摇摆不定的大臣忙跟上他的脚步。 于是,礼部官员又忙起来了,将准备好的仪式从东门挪到正门前。 这可是一项大工程,光是数千人的队伍换一个地方按次序站好,前前后后就费了一个时辰。 这时候,群臣妥协了,朱和昶自然不必再摆架子,客客气气接见群臣,言语温和,谦逊有礼。 仿佛执意要以君王身份入宫的人不是他。 王阁老等人不动声色。 其他品阶较低的朝臣面面相觑,互相交换了一个复杂的眼神。 登基大典在奉天殿举行。 雄壮巍峨的大殿,曾见证无数腥风血雨,如今,又以沉默肃穆的姿态,迎来一位新的君王。 一切井然有序。 执事官捧着冕服宝案上前,朱和昶披上衮服,戴好冠冕。 百官站在阶下仰望着年轻的君王。 礼官出列,唱道:“排班。” 乐班奏起礼乐,声震云霄。 群臣早就按品阶次序站好,下拜,群呼万岁。 起身,再拜。 再起身。 再拜。 等礼乐停下来,大臣上前奉玉玺。 朱和昶受玺。 百官于是又拜。 这还没完,接下来还有鞠躬,拜兴,持笏,舞蹈,叩头,山呼万岁…… 直到出笏为止。 一套完整的礼节下来,年老如姚文达这样的大臣,站都站不起来了,旁边的年轻官员忙帮忙搀扶。 这还是精简过的礼仪,如果按照原本礼部制定的仪式来,一天下来还弄不完。 以傅云英现在的品阶,没资格进正殿。 朱和昶要她跟着自己进去,她摇摇头,坚持在外面广场上随礼。 这里是紫禁城,到处都是别人的注目,不比在路上随便。 响彻整座大殿的乐声传到外面广场上,庄重威严。 从今天起,朱和昶就是皇帝了。 她听到一片跪地之声,也跟着跪了下来。 空旷的广场,数百名官员,一声咳嗽不闻,只有猎猎风声。 窸窸窣窣的响动由远及近,又渐渐远去,大臣们簇拥着朱和昶去祭拜先帝。 礼官一声嘹亮的唱喏,广场上的官员们站起身。 远远传来惊讶的吸气声,众人交头接耳,不知在议论什么。 傅云英正好奇,几名太监迎着无数道或惊诧或嫉妒的视线,走到她面前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